分類:教育思考   閱讀:

  北京奧運會已經(jīng)結束了,它既是一場全世界的體育盛會,又是一場展示中國文化的舞臺。開幕式上,張藝謀用那獨有的視覺領導能力,藝術化的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在場嘉賓享受了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充分感受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的才是珍貴的,各國政要知道,老謀子更加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盡管北京奧運會標那個“2008”歪歪斜斜的,不如電腦里打印出的字“端莊”,但那是用毛筆寫成的,而毛筆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

  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jīng)過幾千年的衍變、發(fā)展、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人類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但是,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書寫方式逐漸被現(xiàn)代科技手段所替代,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毛筆書法藝術,如今面臨后繼無人的危機。反觀我們的近鄰日本,不論從人數(shù)、規(guī)模、普及程度,都已超過了書法的母國——中國。關于日本的書法愛好者,沒有一個精確的數(shù)字,一般認為有兩三千萬,也就是說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練書法的。凡是正式場合,日本人要用毛筆寫信簽字,這在日本是個人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方式。而作為書法藝術的起源國,我們的青少年除了少年宮書法班學員,已經(jīng)很少在進行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訓練了,有的甚至還不知毛筆是何物(家長學院:給您不一樣的教育視野!)。以至于藝術家黃羲文教授發(fā)出了“你是什么人?中國人!中國人就應該會寫毛筆字!”這樣的心聲,可見書法界前輩憂心的程度。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在大力提倡無紙化辦公的今天,青少年有沒有必要練習書法,中小學有沒有必要開設書法課呢?練習書法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育實踐,作一簡析。

  第一,開設書法課對于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書法的表現(xiàn)對象是漢字,漢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書法文化包含了漢字演變文化、書寫工具文化、詩詞文化等等各類文化,它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通過練習書法,你可以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了解《蘭亭序》中所寫的“曲水流觴”的的文人集會形式,以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為例,這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之作,它是一篇祭悼為國捐軀的侄子的悼文,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所以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極具藝術價值,同時,《祭侄文稿》也是一篇有著重要的史學價值的文章,如實的記錄著當時的“抗逆”情景,可作為史實研讀。通讀全文,作品中所含蘊的情感力度強烈地震撼了每個觀賞者的心,以至于無暇顧及形式構成的表面效果。所以說,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飽覽名家名帖的同時,還能夠了解這些經(jīng)典名帖所蘊含的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這與我們當今的教育理念是相符的。

||

·上一篇文章:巨型中學在校生超大學 是“政績工程”還是應試教育的必然
·下一篇文章:為何當今孩子普遍缺乏愛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巨型中學在校生超大學 是“政績工程”還是應試教育的必然

    下一篇:專家稱中國家長正陷入教育恐慌(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