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學習方法   閱讀:

  五、運用注意力的幾點技巧

   注意力是指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的身心穩(wěn)定和集中地指向于一定事物的意向活動。注意力在種認識和學習活動中都起著主導和保證作用。有人說注意是智力活動的警衛(wèi)、組織者和維持者,可見注意與智力活動關系之密切。

  在智力活動中如何才能發(fā)揮好注意力的作用?這是一門學問,有技巧問題。下面我們介紹兩點:

  (一)學會不想自己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毛病,常常以為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因此不自覺地把注意力指向自己。例如,當我穿一件新衣服,或者戴一頂新帽子,總以為眾人都在注視自己。當一個學生考試不理想,或做了件錯事,他就覺得眾人在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甚至覺得沒臉見人。一個同學站座位上回答問題,雖緊張還能答出來,如果站到講臺上面對著全班,他會嚇得張嘴結舌。他害怕答錯了惹人恥笑,怕老師批評,怕同學會議論等,其結果是越想越怕,以致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其實這種以為眾人在注視著自己的想法多半是或完全是自己的臆想,自己的許多不自然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是自己遐想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有自己的事,每個人的思想重點或注意指向都不相同,他們不可能有那么多時間注視你、正像你自己常常把注意力指向自己一樣,可能眾人也還未顧得上注意你呢?即便眾人注意你也沒有什么可怕的。

   有位學者說:“自我的感覺是一種形式。別人并不會如你所想象的那樣關心你。他們有各人的事要忙。記住這一點,你在他們面前便不會感覺不舒服了。”

   克服這種恐懼感的方法首先是不想自己,不要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第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要解決的任務上,專心致志干事的人,不會為其它事引起不安。有人說:“專心想到自己是不能增加做事的效率和減少自我感覺的,專想到工作卻能做到。”第三就是,如果眼前沒有任務,那么你不妨想點別的事,把注意力引到其它事上去。有位專家說:“”不想自己的方法是要尋一點別的事來想。你必須尋找一種代替物。尋得代替物之后,想自己的毛病便可毫不費力地除去。假如你坐在禮堂的講臺上,當你看到臺下坐滿了人,你可能覺得大家在注意自己,在議論自己,在笑自己,你越覺得坐在臺上不舒服,越感到緊張。甚至準備的演講都忘了。假如你不想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就不會產(chǎn)生緊張害怕的心理。

   在考試也是如此,如果考前老是想,我考得不好會怎么樣,同學老師會如何看我等,也會增加人為的緊張,倒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轉移到代替物上,如眼前的鋼筆、手指之類,再配合著用深呼吸放松法,使緊張的情緒得以消除。

  (二)學會聽的技巧

   學會聽是很重要的。聽是個體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傾聽也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人際交往時首先要傾聽,只有認真聽人講,才能了解他人,學習他的知識,從而豐富自己;也只有通過傾聽,才能理解他人,理解人格,理解人際關系的深層含義。這里所說的傾聽就是指要深深地聽,要聽出深藏在表面語言下的人心靈深處的呼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在聽他人講話時,要反問自己,能不能覺察出講話者內(nèi)心世界的狀態(tài)?傾聽他人講話不僅能使聽者真正理解一個人,而且對于傾聽者也有奇特的效果。傾訴者被認為已被人理解,似乎得到了解脫,從而消除了個人的孤寂感,使傾聽者的心情得到了安慰和滿足。因此,現(xiàn)代心理學家認為,傾聽,不論是傾聽他人或者是接受他人的傾聽在人際關系中都是極為重要的,在雙方體驗的充實和人格的發(fā)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課堂學習時間占據(jù)了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學會聽課對于學生的學習和個人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聽,有技巧問題,有注意力的穩(wěn)定、分配和轉移問題。有些不良習慣妨礙著

||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習慣的力量

    下一篇:注意力訓練方法之四:如何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