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現(xiàn)代家庭教育常識   閱讀:

知道這5點,很多父母不忍心再罵孩子

5點關于語言暴力的基本常識,你還忍心再罵孩子嗎?

作者:小樓老師

  很多家長都有責罵孩子的習慣,但卻沒想到語言暴力帶來的嚴重后果有時遠甚于身體暴力。

  我們在很多地方會遭遇到語言攻擊,我們也可能用語言傷害別人,這種攻擊形成的傷痕不會留在身體上,卻會留在心靈上,甚至久久不愈。

  最容易遭到語言暴力的是孩子。我一直認為,如果父母知道語言暴力對孩子有這么大影響后,會不忍心再不假思索地辱罵孩子。

5點關于語言暴力的基本常識,你還忍心再罵孩子嗎?


 

  關于語言暴力,這5點所有父母都該知道

  1、身體傷痛和情緒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Ethan Kross博士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qū)域反應非常相似,當一個人說感到“心碎”的時候,“心碎”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比喻了,他神經系統(tǒng)可能真的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chuàng)傷,可能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言語侮辱會改變孩子發(fā)育中的大腦結構

  大腦結構除了受到基因影響,還會受到后天經歷影響,孩子大腦正在發(fā)育,尚未定型,他們對言語暴力調節(jié)能力比成年人差很遠。

  哈佛大學醫(y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發(fā)現(xiàn),言語侮辱會造成孩子大腦“損傷”。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qū)域是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信息的區(qū)域),海馬回(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qū)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qū)域)。

  當環(huán)境充滿了壓力,并且需求常常被剝奪,人類的大腦為了調整狀態(tài)適應環(huán)境,會轉換為“求存模式”。孩子的大腦尚在發(fā)育中,若他們總生活在苛責、匱乏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大腦為了適應環(huán)境會發(fā)育成“求存模式”的結構。

  這也是我們會見到有些童年貧窮、家庭不幸的人,即便他們成年后生活環(huán)境已經出現(xiàn)了極大的改善,他們也很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很多人仍然像過去一樣過于謹慎、膽怯、吝嗇、,傾向于討好他人,躲在角落希望不被人注意等等。

5點關于語言暴力的基本常識,你還忍心再罵孩子嗎?


  3.言語攻擊造成的消極后果難以用“愛意”抵消
  如果父母中一方言語中充滿愛意,能否抵消掉另一方言語攻擊造成的消極效果呢?

  研究顯示,不太可能。

  如果母親是一個溫和充滿愛的人,而父親則常常辱罵孩子,母親的慈愛也沒辦法抵消孩子受到來自父親的消極影響。

  此外,如果父母對孩子態(tài)度不穩(wěn)定,時而言語溫和、充滿愛意,時而又惡意攻擊,那些溫柔的時刻也很難減少攻擊時刻造成的影響

  4.故意的情緒傷害影響效果更久遠

  想想你身上的傷口,比起“無意的”或“不小心”造成的傷害,有人故意給你造成的傷害,痛苦持續(xù)時間更久,疼痛程度也更甚。

  人們對給自己造成傷害的人的動機評估也會影響對痛苦的感受。刻意的侮辱對一個人傷害遠大于無意中的傷害。

  如果一個孩子時常都被他人故意言語攻擊,貶低,即便這些話語聽上去可能只是一句“嘲諷”,孩子受到的傷害也非常嚴重。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什么樣的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更有利:父母的素質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下一篇:電子產品損害的不止是孩子的視力!美國兒科學會教你量身定做“限看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