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國家規(guī)定課程外,實驗班增添了開發(fā)孩子潛質的課程,如英語口語、書法、棋類等。同時,普通學校的學生每周上五天課,實驗班的學生上四天,每周專門設立了“綜合社會實踐課”, 課程包括爬山訓練、感受饑餓和勞累、體驗挫折等,把原來只限于課堂的課程更多地搬到自然中完成,讓學生在體驗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超常兒童’實驗班招收了那些非超常兒童,對這些孩子來說將是一種傷害,”施建農說,實驗班的課程完全是按照“超常兒童”的特點設計的,比如,四天完成普通學生五天的課程,普通孩子在這樣的學習中將會感到極大的壓力,同時也會有很強的挫敗感。這不僅不利于他們正常學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他們學習的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學。
家長應調整心態(tài)選擇相信現(xiàn)實
雖然,“超常兒童”實驗班提供的是只適合“超常兒童”的教育,但是,越來越多的“超常班”的出現(xiàn)加劇了更多孩子的應試壓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其實,絕大多數(shù)家長并沒有真正分清“超常兒童”實驗班或“早培班”與其他實驗班的區(qū)別。似乎只要上了一個“實驗班”,孩子的將來就有了保障。
很多教育專家都指出,這種盲目狀態(tài)是家長自身焦慮的一種體現(xiàn),是在社會生活中缺少安全感的體現(xiàn):似乎只有出人頭地生活才有保障。
施建農認為,盲目追求名牌學校追求重點班的前提是:人人都是一樣的,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會選擇同一標準下的“好”學校和“好”班級。
施建農介紹,上世紀時,西方一些國家的學校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當時的學校里只強調學生在邏輯—數(shù)學和語文(主要是讀和寫)兩方面的發(fā)展,這使得很多在其他方面,比如空間智能、肢體智能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就會缺少成就感。而多元智能理論的產(chǎn)生,正好應對這樣的問題,讓教育發(fā)現(xiàn)不同孩子的不同長處,使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長。
“這樣的理論到中國來就變了,本來尋找長處的理論,變成了尋找短處的理論。”施建農說。不少家長由此找到為孩子“拾遺補缺”的依據(jù),同時,一些機構也找到了繼續(xù)忽悠家長的工具。
“每個家長面前都擺著兩個東西:‘事實’和‘愿望’。”施建農說,真正理解孩子之間是不同的,就會選擇相信“事實”,而那些不面對現(xiàn)實總是選擇相信自己內心愿望的家長就更容易被周圍環(huán)境所左右。因此,社會上出現(xiàn)的“考神童”熱,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表現(xiàn),沒有“超常班”也會有其他的什么班。
對于孩子的成長,不少教育專家會這樣說:“請注意,不要在春天的時候搖晃一棵蘋果樹。”對于天資聰穎的孩子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本報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陳奕)
下一篇:媒體揭開皮紋測試天賦潛能斂財騙局:位列中國十大科技騙局第六
- 教師≠編制 越來越多中小學教師崗和編制脫鉤
 - 伊頓公學培養(yǎng)英國首相的歷史
 - 生育高峰后人口下降 多出來的學校怎么辦
 - 丈夫是混蛋,她獨自培養(yǎng)出4位中央委員,臨終不知兒子已壯烈犧
 - 教育部:職業(yè)教育決不是單純的就業(yè)教育
 - 校長如何為教師的平淡生活注入“甜蜜劑”?
 - 教育洞察:教育改革的阻力真來自家長嗎?
 - 2024年全面清除?對隱形變異培訓的治理不宜太樂觀
 - 擠到“一房難求”的英國碩士 到底水不水?
 - 農村興起擇校熱陪讀熱 80后90后父母拒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3天獲利近千萬?隱秘而瘋狂的小學奧數(shù)競賽“生意”背后
 - 迷戀電子產(chǎn)品,孩子大腦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 青少年網(wǎng)癮危害多:過量多巴胺分泌令大腦功能受損!
 - 迷戀電視手機,孩子大腦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幾組數(shù)據(jù)讓人觸目驚
 - “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