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好的中小學是什么樣子?十年前,這尚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人們不知道哪些中小學是德國最好的。不過今天,人們已經(jīng)可以找到答案了。2006年,羅伯特·博世基金會和海德霍夫基金會共同設立了“德國學校獎”,每年評選出1所年度最佳學校和4至6所優(yōu)秀學校,并由德國聯(lián)邦總理、總統(tǒng)或者外交部長親自向獲獎學校頒獎。德國學校獎是目前德國水準最高、獎金額也最高的學校獎項。十年來,已經(jīng)有10所學校獲得了最佳學校獎,另有51所學校獲得優(yōu)秀學校獎。通過對這些獲獎學校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德國最優(yōu)秀的中小學是什么樣子,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對我們有何啟發(fā)?

圖為學生們正在合作答題。圖片來源:羅伯特·博世基金會
重視讓學生合作,而不是競爭
德國最好的中小學都很重視讓學生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不是相互競爭。例如,在瓦爾特堡小學(2008年度最佳學校),1至2年級的學生在一起學習,3至4年級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可以問身邊的同學。當同學也不知道時,他們再去問老師。這么做的好處是:高年級學生通過向低年級學生講解內容,加深了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新的學生也很快就進入了幫助者的角色。經(jīng)過四年的學習,學生們既是得到過幫助的新生,也是幫助過其他學生的“小專家”。
讓學生合作學習在德國的中小學非常普遍,形式也多種多樣。在利希滕貝格總合中學(2011年度最佳學校),學生被分成六人一組,共用一張課桌,組成一個“同桌團隊”。他們在整個學期中都在一起學習。遇到問題和困難,大家會進行討論,互幫互助。在新的學期,學生們會被重新分組,以便于他們有機會和其他的同學合作。學生們可由此學會團隊合作,不僅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同時也為其他同學的共同進步承擔責任。德國腦科學專家胡特納指出,在一個異質的團隊中,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更好。而在同質性的群體中,學生更傾向于將自己和別人區(qū)分開來。

圖為學生們正在進行課堂討論。圖片來源:羅伯特·博世基金會
尊重學生的差異,采用個性化教學
德國中小學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學生大都就近入學。因此,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差異性比較突出。一個班里既有會德語的學生,也有不會德語的學生;既有智力超常兒童,也有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因為不少學校實行全納教育,殘障兒童和正常兒童在同一個班里上課的情況也很常見。因此,能否成功應對學生的多樣性,成為衡量一所學校是否優(yōu)秀的重要標準。獲得德國最佳學校獎的學校都能成功地應對學生異質性的挑戰(zhàn)。其中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個性化教育。
在敘斯特漢斯小學(2016年度最佳學校),學生們在同一時間學習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每一個孩子都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該校的教師認為,教師應該向學生靠攏,即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不是反過來。例如,有的孩子在入學時便可以閱讀,教師便沒有必要通過講授字母而讓他感到無聊。教師們會為每一位學生制作一個“學習地圖”,以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出孩子們在數(shù)學和德語科目的學習進度。他們會定期和學生坐在一起商討下一步學習的內容。那些具有高天賦的學生可以獨自提出學習計劃并將其付諸實施。
在巴門總合中學(2015年度最佳學校),殘疾學生和其他正常的孩子在一起學習。教師們會針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制定具體的發(fā)展目標,例如對于擔心犯錯而不敢發(fā)言的學生,鼓勵他積極發(fā)言,讓他“勇于嘗試,敢于犯錯”。天賦很高的學生可以通過“旋轉門項目”在專業(yè)課程中完成自己的學習項目,或者參加高年級的課程。此外,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從大量的課程或項目活動中自由選擇。

圖為小學生正在上繪畫課。圖片來源:羅伯特·博世基金會
讓學生獨立自主地負責自己的學習
上一篇:2016年英國教育部宣布全英8000小學推行中式教學法 占總數(shù)一半
- 韓國高考花式應援:后輩考場外磕頭為前輩加油
 - 美國一高中生退學開博客網(wǎng)站11億美元出售
 - 3歲女神童智商堪比愛因斯坦 太聰明父母也愁
 - 美國少年五音不全 腦震蕩后突變音樂天才
 - 德國教育,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走進美國中小學教育:作業(yè)與考試
 - 日本將小學英語教育提前兩年 2020年開始實施
 - 澳大利亞獨生子女家庭數(shù)量劇增引發(fā)子女教育問題
 - 英國大學生讀書賣力度調查:劍橋牛津拔頭籌
 - 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美國教育
 - 盤點各國高考防作弊奇招:印度動用狼狗監(jiān)考
 - 新加坡課后培訓也瘋狂:全班孩子都在補習
 - 國外高考是怎樣進行的?
 - 海外大觀:外國高考有何不一樣?
 - 窺探:國外中小學生性教育的“光怪陸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