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海外之窗   閱讀:

  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幼兒戶外活動明顯減少這一現象愈發(fā)受到關注。正如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他的書《森林中的最后一個孩子》中采用‘大自然缺失癥’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系的事實。甚至很多醫(yī)學專家認為自然環(huán)境中的居所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郁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將森林作為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森林幼兒園,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爬樹、玩火、堆雪人……搜狐教育《智見》今日帶你看看世界各國是如何進行兒童自然教育的。

 

森林做教室 帶你看看世界各國的兒童自然教育

 

  森林幼兒園在20世紀50年代發(fā)源于丹麥, 已風行于德國。目前,德國全境已有超過1500所森林幼兒園,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qū),日本(上百家)、韓國正在蓬勃發(fā)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森林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孩子們可以爬樹、玩火,即使在下雪天,孩子也都在戶外玩耍。幼兒們不是間接通過書本學習, 而是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 孩子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 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

  森林學校:大自然做教室

  森林幼兒園就是在森林中開辦的幼兒園,在森林幼兒園中,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老師,森林里的原木、石頭就是課桌椅。老師只進行看護和引導,孩子才是學習的主人,在游(瞎)戲(玩)中發(fā)展身心。

 ▌一年四季幾乎天天在戶外

  德國卡羅鎮(zhèn)的Pankgrafen森林幼兒園現有21個孩子,無論刮風下雨,每天早晨他們都來到“教室”學習。這一天,北風刺骨,氣溫幾乎跌破零度,面對記者的擔心,園長索斯滕·萊內克笑了:“這根本不算什么,‘無論刮風下雨’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即使零下28攝氏度,我們也在室外呆著。孩子們從來沒得過感冒。”在少數格外嚴寒的日子里,孩子和老師會鉆進露營帳篷或木頭建的小教室,暫時躲避一下。但萊內克表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戶外活動。

 

森林做教室 帶你看看世界各國的兒童自然教育

 

  德國還沒下雪,孩子們最近的學習主題是野外生火。盡管要接觸火這樣的“高危物品”,孩子們還是像學習其他課題一樣,被置于“無王管” 的狀態(tài)。當篝火因受潮而要熄滅時,4歲的芬恩馬上撿起新鮮樹枝投進火里。其他小朋友也拿一些小樹枝,撥弄火苗讓它重燃。

 ▌樹,隨便爬,老師和家長從不保護

  爬樹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這里不會有通常幼兒園或者兒童活動場所設計好的爬樹裝置,這里的樹各式各樣,高的、矮的、大的、小的,總有一款合適你。孩子們爬樹,老師和家長不給與任何幫助,只是幫他們下來。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孩子們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這里只發(fā)生過一次小孩掉下來的事情,那是因為小孩的爸爸在下面保護著,小孩子因為知道自己掉下來爸爸會接住自己的。

 ▌老師不插手,孩子自己學

  大部分情況下老師和家長不插手孩子做的事情,只是保證孩子們在自己的視線之內。孩子們在沒有老師和家長插手的情況下會更能發(fā)揮想象力,會自己權衡危險,會自己學習,會互相學習,從經驗中學,從失敗中學。

 

森林做教室 帶你看看世界各國的兒童自然教育

 

  你會難以想象,一群3-6歲的孩子在沒有任何大人的協助下搭了一個避雪小屋,他們會自己點篝火,并且在火快滅的時候往里面添加木材。這里的孩子很少接觸商業(yè)性的玩具,而是選擇就地取材,在森林中尋找玩具。大自然的玩具不像商業(yè)玩具以及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森林里面找到的樹枝、泥巴、小蟲等更能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語言描繪能力。

 ▌玩的多反而將來學習更好,能力更強

  長時間的戶外玩耍已經被證明對孩子的平衡能力、靈巧度、身體協調性、觸覺靈敏度和深度感知能力都非常有益。大部分森林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進入小學后,在閱讀、寫作、數學和社交方面都會提高的很快。這些孩子通常也更自信、更外向。

 

森林做教室 帶你看看世界各國的兒童自然教育

 

聽故事更專注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哈佛校長:你不一定要進哈佛,但你一定要看清哈佛的邏輯!

下一篇:“自然精神”融入EYFS體系:森林教育在英國遍地開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