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針對1萬個韓國家庭展開了關于智能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調查對象中有24.2%過度依賴智能手機,同比增長0.9%。在過度依賴智能手機的人群中,10-19歲的青少年占比最高,達37%,其次是3-9歲的兒童,占比為28.4%。調查機構分析指出,新冠疫情的長期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外部活動減少,看電影、看電視和玩電子游戲的時間變長,導致了過度依賴智能手機的用戶比例增加。
2020年1月,韓國報告了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此后隨著疫情的擴散,韓國教育部開始分批次推行在線教育課程。自2020年春季學期起,韓國小學、初中、高中逐漸以網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在線上課成為常態(tài)。兩年來,韓國經歷了四輪新冠大流行,疫情緩和時,不少學校曾嘗試過小范圍恢復線下授課,但網課始終占很大比例。2021年5月,韓國副總理兼教育部長俞銀惠宣布,將在9月份推動學生全面返校上課。她強調,新冠疫情長期化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推動學生全面返校勢在必行。首爾一所公立小學的老師劉某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學生們都習慣了上網課,和電子產品接觸的機會更多了,加上很多孩子缺乏自制力,業(yè)余時間也沒有其他活動,變得更依賴智能手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去年11月底,隨著疫苗接種率突破70%,韓國各級學校全面恢復線下教學。今年2月以來,韓國日增新冠確診病例屢創(chuàng)新高,平均每天有數十萬人被感染,但3月新學期伊始,教育部仍堅持推進學生正常返校上課。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周,全韓超過35萬名學生確診新冠。各學校在教育部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確診比例,靈活調整授課方式,增強校內防疫,“把學生留在學校”仍是主要目標。
教育學專家周曦向記者表示,遠程上課和返校上課確實有很大不同,學生與老師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互動程度在二維世界和三維世界差異明顯。尤其是對于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返校上課有助于他們重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周曦強調說,“返校上課”不一定是解決青少年對手機過度依賴的良藥,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電子產品和網絡,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和否定,才是教育從業(yè)者和家長應該考慮的。
韓國“新媒體英語”學院創(chuàng)始人金到炫也有相似的觀點,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時會感到很焦慮,尤其是疫情暴發(fā)后,孩子上課、娛樂都離不開網絡,這到底會不會影響學習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金到炫從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中體會到,視電子產品和網絡為“洪水猛獸”的觀點不可取,因為對于“網絡原住民”來說,互聯網就是現實世界的延伸,孩子們的社交話題離不開各種游戲、有趣的視頻等,這和上一代童年時會討論新玩具和電視劇是一樣的。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過度依賴”,就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分析為什么他(她)們會形成這種依賴,真正了解他們到底在用手機做什么,才能“對癥下藥”。金到炫舉例說,很多孩子能在游戲中獲得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建造一棟房子甚至是一個村莊,需要考慮哪些要素,在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孩子只能獨立思考,不斷試錯,直到成功。“選擇合適的游戲、帶孩子體驗編程、一起看有趣的視頻,這些都是幫助孩子提高信心、開闊眼界的方法,也更符合當下的趨勢,因為擔心‘依賴’就矯枉過正也不可取。”金到炫說。
3月31日,韓國啟動了5至11歲兒童新冠疫苗接種。雖然“遠程授課”也許會成為“過去式”,但兩年間的網課已經改變了青少年的學習習慣。后疫情時代的教育中,電子產品和網絡將扮演怎樣的角色,仍值得深思。(周玉波、楊帆)
上一篇:韓國學生現“網課后遺癥”:學習水平退化,同學之間成績差距拉大
- 日本去年出生率創(chuàng)123年以來新低,每年關閉超400所學校
 - 揭秘!美國TOP50院校“鮮為人知”的故事
 - 卷爆了!美國舊金山驚現“衡水中學”,成華裔孩子“集中營”
 - 圍棋進入美國學校教育
 - 多倫多一流浪漢被8名少女刺死
 - 英美放榜季陷多事之秋、多地發(fā)布中小學新政、赴美留學新趨勢
 - 耶魯&哈佛法學院宣布退出U.S.News排名?US榜單要涼了嗎
 - 中小學生體檢需要裸露上半身,日本家長不干了
 - 《魷魚游戲》的藝術和建筑:用“超現實”包裹荒誕
 - 88歲日本設計師仲條正義辭世:永遠的“少年N”
 - 韓國學生現“網課后遺癥”:學習水平退化,同學之間成績差距
 - 韓國兒童與青少年過度依賴手機比例顯著上升 “網課后遺癥”受
 - 謹慎選擇!澳大利亞高校陷入現金儲備危機,專家表示至少需四
 - 超過四分之三的中國留學生對澳大利亞失望,學生簽證申請量直
 - 中國學生赴澳留學情況到底如何?語言環(huán)境不佳,專業(yè)選擇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