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6月17日電(記者丁靜)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市不少小學迎來報名日。與城區(qū)部分學校排隊報名的火爆情況相比,一些專門招收打工人員子女的民辦小學卻“一個孩子都招不到”。
今年,北京市幼升小針對非京籍兒童嚴格“五證”審核,打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北京市昌平區(qū)智泉學校高峰期曾有1200名學生就讀。智泉學校校長秦繼杰告訴記者,截至16日學校沒有收到一個學生。“一方面大部分打工者拿不到‘五證’,另一方面,符合政策的學生都被安排到公辦學校了。所以我們學校一個符合政策的孩子都沒招到。”秦繼杰說,“但有不少辦不齊‘五證’的家長到學校來咨詢。”
北京市海淀區(qū)行知學校校長易本耀說:“大約有200名辦不齊“五證”的家長來咨詢報名,到時候不讓他上也不行啊。”
秦繼杰告訴記者,即便沒有借讀證,部分孩子的父母也表示不會離開北京。他們在北京工作,不愿意和孩子分開,或者老家也沒有照顧孩子的條件,他們最終還是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留在北京。易本耀說,一部分不符合政策的孩子打算今年先入學,明年從老家辦了學籍再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北京。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diào)“積極推動農(nóng)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打工人員往往缺乏話語權,政府應該加強對其隨遷子女的政策配套。在非京籍進城務工人員特別集中的區(qū)縣,不僅要酌情擴大公辦學校容量,還要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學,可適當購買民辦學校服務,多措并舉,滿足非京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需求。
統(tǒng)計顯示,今年北京市共有160575人參加小學入學信息采集,其中非京籍人數(shù)約占三分之一。
·上一篇文章:英媒:中國學生高考作弊手段堪比007
·下一篇文章:河南查實165名違紀高考生 其中替考127人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
- 第二屆“中國好家風”傳統(tǒng)文化入校項目正式啟動
- 學校或將取消“延遲服務”,相關費用將一并退回,或5月15日實
- 實地督導復評!湖南首次抽查36所高中階段學校
- 2023中國大學排名公布 清華北大浙大連續(xù)9年蟬聯(lián)三甲
- 北京碩博畢業(yè)生首超本科生,研究生“過剩”了嗎
- 13歲女孩被霸凌 警方:施暴者已找到 打人原因很荒唐
- 老師連扇女生數(shù)十耳光被開除,家長:孩子產(chǎn)生了較大的心理陰
- 世界睡眠日:好的睡眠能在30分鐘內(nèi)入睡,你的睡眠還好嗎?
- 河北16歲初三學生罰站20分鐘倒地死亡,當?shù)亟逃只貞?/a>
- 全國高中C9聯(lián)盟成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 全國高中C9聯(lián)盟成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 兩會同期聲:教育是國之大計,委員們?nèi)缡钦f
- 兒子沉迷手機爸爸逼他連玩17小時 反向教育讓兒子認識到錯誤
- 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警惕考研“高考化
- 全國政協(xié)委員賀丹:人口結構出現(xiàn)變化教育資源或許不再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