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國內(nèi)教育動態(tài)   閱讀:

  新華網(wǎng)北京6月17日電(記者丁靜)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市不少小學迎來報名日。與城區(qū)部分學校排隊報名的火爆情況相比,一些專門招收打工人員子女的民辦小學卻“一個孩子都招不到”。

  今年,北京市幼升小針對非京籍兒童嚴格“五證”審核,打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北京市昌平區(qū)智泉學校高峰期曾有1200名學生就讀。智泉學校校長秦繼杰告訴記者,截至16日學校沒有收到一個學生。“一方面大部分打工者拿不到‘五證’,另一方面,符合政策的學生都被安排到公辦學校了。所以我們學校一個符合政策的孩子都沒招到。”秦繼杰說,“但有不少辦不齊‘五證’的家長到學校來咨詢。”

  北京市海淀區(qū)行知學校校長易本耀說:“大約有200名辦不齊“五證”的家長來咨詢報名,到時候不讓他上也不行啊。”

  秦繼杰告訴記者,即便沒有借讀證,部分孩子的父母也表示不會離開北京。他們在北京工作,不愿意和孩子分開,或者老家也沒有照顧孩子的條件,他們最終還是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留在北京。易本耀說,一部分不符合政策的孩子打算今年先入學,明年從老家辦了學籍再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北京。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diào)“積極推動農(nóng)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打工人員往往缺乏話語權,政府應該加強對其隨遷子女的政策配套。在非京籍進城務工人員特別集中的區(qū)縣,不僅要酌情擴大公辦學校容量,還要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學,可適當購買民辦學校服務,多措并舉,滿足非京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需求。

  統(tǒng)計顯示,今年北京市共有160575人參加小學入學信息采集,其中非京籍人數(shù)約占三分之一。

·上一篇文章:英媒:中國學生高考作弊手段堪比007
·下一篇文章:河南查實165名違紀高考生 其中替考127人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僅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


    上一篇:教師因高考閱卷請假遭校長打 學生拉橫幅討公道

    下一篇:河南查實165名違紀高考生 其中替考127人


      相關推薦